文章来源:创始人 时间:2016-11-07
暝眩产生的原因
瞑眩反应,可理解为身体运行秩序经过治调节后出现的排病反应或效验反应。通俗的讲,也可称为“斗药”现象:
药与病相斗,气不服输,正气不相让,一旦正气占了上风,气便自己退去。
特别是大病、重病和久病,出现瞑眩反应的可能性会比较大,这是疾病向愈的佳兆。瞑眩反应,少则一时半刻,多则数日。这里需要强调的,每个人出现瞑眩反应的轻重程度也不相同,身体越虚,病情越重,病情越长的,方药如果对路,出现强烈暝眩反应的可能性越大。
真正的传统中医,即便是对症的治,汗剂未必出汗,吐下剂未必吐下,和剂未必只是和解,比如柴胡汤不是发汗剂,却常常服药后汗出而解。这是因为体内的毒害性物质,为药力所攻,全身无余地可容,毒害性物质,往往取捷路径以外遁。吉益东洞说:
“暝眩为病毒遁去所起的一种反应症状,虽经验丰富者,亦不能知其经过,从何道而外遁也。有下剂反吐者,有用阳性振奋药反嗜睡者,有汗剂反下者。”
暝眩与副作用的区别
有人把暝眩反应与副作用反应混淆起来。事实是,由于多用剧药与误治所致症状加重者,不能说是暝眩。中医所谓真正的暝眩,是身体因药力引起强烈反应,以驱逐毒害性物质的现象,驱尽毒害性物质,则暝眩消除。一般病人见到服药后有不良反应,往往以为方不对路或者是服的药太猛。
暝眩反应与副作用,怎样来区分两者呢?
确实,两者之间的鉴别全凭胆识和经验,非老辣者不辨。可是,又非准确区分不可,因为处置完全不同:
对于暝眩,应继续服药。
而对于副作用或误治,则应立即停药。
这里仲圣经方总结了几点区别的方法,仅供参考:
一、暝眩反应一般时间都很短,如果是误治或用药过猛,出现不良症状的时间要长。
二、瞑眩反应一般情况由重到轻,反应的程度可随着疾病的减轻而逐渐消失,而副作用则是由轻到重,甚至可以导致病情加重。
怎样来判断身体不适症状不是身体恶化而是身体好转呢?要看自己是否精神旺盛,身体有劲了。人的身体都有一定的修复调整功能和自愈能力,瞑眩反应,就是由病态向健康态过渡中身体内部斗争的效应。
三、体质好的人瞑眩反应一般不太明显,而副作用则不然,无论体质的好坏使用后都会出现毒副作用。
2025-04-19
仲景经方如何解码现代人的养生困局?2025-04-19
挖到宝!涂华新私藏经方对抗妇科病2025-03-29
救命!这些经方实用疗法,错过血亏2025-03-29
经方培训的基本内容都包含什么?2025-03-20
经方培训学校的选择有什么注意事项?2025-03-20
中医经方培训已成为传承与创新的桥梁2025-03-06
中医基础知识点帮你了解传统医学体系2025-03-06
中老年人必看!立春前后如何筑牢健康防线2025-02-17
涂华新经方:立春后婴幼儿护理的 “黄金指南”2025-02-17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7*24小时为您在线服务